买卖公民手机号码等个人信息属于什么行为-公民手机号码买卖
背朝大海 12-24 07:27:54 107
犯罪,非法买卖个人信息,由公关处二百元以上元以下罚款,或者处以下拘留,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如果利用买卖个人信息从事犯罪活动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不过现实生活中,这类案件调查取证比较困难,除非犯罪分子利用这些信息造成重大影响的,才有可能被公安机关立案
买卖手机号码等个人信息属于犯罪行为。涉嫌侵民个人信息罪。
《》第253条在规定邮政、电单位因工作人员出售、提供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罪时,在其第三款规定了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罪,条文内容如下:“窃取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获取上述信息,情节严重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2015年11月1日,《刑法修正案(九)》将“出售、非法提供公民个人信息罪”和“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罪”整合为“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
《刑法修正案(九)》第十七条将刑法第二百五十三条之一修改为:“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向他人出售或者提供公民个人信息,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扩展资料
案例:购买公民个人信息也是犯罪
2015年,高某进入建材行业工作,担任某定制衣柜店的店长,负责拓展店里的业务。为了推销自家产品,高某找到了同是家装行业的戚某,从戚某那里免费要来了一份业主名单,上面详细记载有慈溪十余个中高档小区的业主个人信息,包括楼号、房间号、户型面积、联系方式等信息,有3000余条。
经过审理,法院认为戚某违反国家规定,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并向他人出售或提供,情节特别严重,已构成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三年三个月,并处罚金6000元,违法所得3300元予以追缴,犯罪所用的电脑、手机均予没收。
高某等10人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亦构成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被判处不同的刑罚。
法官提醒,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的违法行为既包括贩卖个人信息的行为,也包括非法购买公民个人信息行为。网络服务提供者和其他单位在业务活动中收集、使用公民个人信息时,应当遵循合法、正当的原则,不可触碰法律的警戒线。
同时,广大社会公众应提高个人信息保护意识,尽量不要随意提供个人信息,若发现个人信息泄露,可及时向公安机关、消协等部门投诉举报。
参考资料来源:中国人大网-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购买公民个人信息也是犯罪
最新文章
- 1高分!诉讼离婚法庭迟迟不开庭怎么办?
- 2别人借钱不还借条还款期过了两年怎么办?
- 3公司打欠条实际是股东个人借款由谁还款
- 4我应该把剩下的钱交给需要借款的人怎么样
- 5朋友借钱不还,有借条,都五年了还不还,还能要回来吗
- 6公司法人个人对外借款,并将资金用于公司运营,则该公司是否需要承担还款责任?
- 7盗窃多少会被网上通缉
- 8我想问一下我和别人打官司现在法院要求被告答辩了是要下判决了还是裁定发回重审呢?
- 9入室盗窃罪被抓判几年
- 10农村土地纠纷处理办法
- 11废旧电池回收以后怎样处理?
- 12夫妻离婚法院把房子判给女方,但房产证上只有男方名字,女方要求过户男方拒绝,怎么办?
- 13废旧电池的处理方法(国内外的都行)
- 14几个老师和一个14岁孩子辩论没把这个孩子辩论赢是不是这个孩子很厉害
- 15废旧电池还有什么用处?可以如何处理?
- 16爸爸赌博,不顾家,妈妈对我们很好,她们要离婚吗?
- 17我未满18岁,父母将我赶出家门不管我,也不支付我的抚养费,我该怎么办
- 18用人单位不给员工签合同请问可以起诉公司吗?
- 19个人去申报工伤需要什么材料?
- 20城市户口迁回农村后还有待遇吗